疼痛的現象在老年人中相當普遍,甚至被當作是衰老的必然現象。疼痛的困擾不僅可能影響老年人的日常活動,也增加了跌倒風險。長期累積下來,更可能會影響睡眠、飲食、情緒,進而導致生活品質下降。
多數年長者有一到多種不同的慢性病,加上視力、聽力減退,溝通的品質下降,倘若再合併有認知功能障礙或無法言語,也就會增加醫療人員執行疼痛評估的困難度,甚至耽誤治療。
疼痛是一個很主觀的感受,可能是舊疾也可能是因為有新疾病而出現的表徵。因此臨床上我們都引導、鼓勵病人表達疼痛的誘因、位置、性質、強度、時間,以協助醫生診斷病情或提供適當的緩解方法。
- 疼痛部位:是單一痛點或多個痛點、 表層、深層,痛點會延伸(放射到其他處)。
- 疼痛性質:刺痛、燒灼感 、抽痛、悶痛、痠痛、麻、絞痛、像異物壓住,盡可能表達出疼痛的感覺。
- 疼痛強度: 輕微、中等度或劇痛。最常見的是利用一個0到10的量表,讓病人表達出痛的強度,0是沒有痛、1是輕微的痛、10是最嚴重的痛。
- 疼痛時間:何時開始、持續時間多久、復發情形、疼痛有無週期性。
認知障礙與疼痛
患有身心障礙或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當然也會感到疼痛,但可能他們的表達方式會有所不同,這時更需要我們的加倍關照。
“聽”和“觀察”非常重要
“聽”年長者發出的聲音有無呻吟,哭泣,嘆氣,或是發出一些平常不會發出的聲音。
“觀察”面部表情,有無咬緊牙關,皺眉,眼緊閉或手緊握,或當被觸摸時出現退縮或拒絕的反應。
“觀察”有無常規行為,跟以往不同,也包含觀察情緒或步態的變化。
家人疼痛發作怎麼辦?
- 按醫生指示,按時按量服用止痛藥物,並定期與醫生追蹤 。
- 規律調整姿勢,協助採取舒適的臥位(如果有傷口或引流管路,翻身或活動時更要注意固定支托,減少傷口或管路拉扯造成的疼痛)。
- 按摩、溫熱敷或冷敷所適用的情況並不相同,先經過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的評估後再執行最保險。
- 家人也可協助分散注意力,例如引導慢而有規律的呼吸、播放令人放鬆的音樂等。
- 給予心理支持,靜心聆聽,讓年長者抒發感受。
- 觀察並協助記錄疼痛的情況。
- 依嚴重情形,可考慮送醫治療。
◆◆◆護理師的溫馨提醒◆◆◆ 民間有各類不同的輔助療法也是許多人會使用來緩解疼痛的方式,建議仍先做好檢查,確認沒有生理器質性的損傷,以免延誤了醫治。
◆◆◆護理師的溫馨提醒◆◆◆ 協助使用溫熱敷或冰冷敷時,要避免太燙或太冰,避免敷太久。因為老年人的皮膚較薄、水份較少,若又加上有糖尿病或無法表達不適感,也會增加燙傷或凍傷的機會。
◆◆◆護理師的溫馨提醒◆◆◆ 許多老年人不想讓家人擔心,也會將自己的心情隱藏的很好,但心理可以影響身體。臨床上也見過罹患了憂鬱症的老年人,出現疼痛來作為主要的表現之一。因此適當的關懷和心理支持也相當重要。
◇◇◇ 此音頻節目為經驗分享,並不能取代醫生及其他醫療人員的專業意見 ◇◇◇
◇◇◇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了健康狀況,請及時就醫治療 ◇◇◇